膏藥貼的治病原理 你知道多少?
發布時間:2019-06-14
膏藥貼,通俗的說就是我們常用的貼在身體某部位的膏藥。具有使用方便、價格低廉、療效顯著,不污染皮膚等優點。不過你知道嗎?小小一片膏貼,背后的治病機理學問可大了!
膏貼的治病機理
一、中醫歸經理論
中醫膏藥是依據中藥歸經原則,運用藥物互相協調為用的效能,組成多味藥物的大復方,以發揮藥物的良好效果,貼局部治局部的病,貼穴位經絡治療循行部位的病。
二、治法芳香溫通理論
由于膏藥用于肌表薄貼,所以膏藥中取氣味具厚的藥物(芳 香類藥物)引全方藥物,開結行滯直達病所。因此可透入皮膚產生消炎,止痛,活血化瘀,通經活絡,芳香化濕,溫經散寒等作用。
三、中醫血脈理論
貼膏藥貼于體表的膏藥刺激神經末梢和微循環,通過神經反射和擴張血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周圍組織營養,達到消腫,消炎和鎮痛的目的。同時藥物在患處通過皮膚滲透達皮下組織,在局部產生藥物濃度的相對優勢,從而發揮較強的藥理作用。
四、免疫調節作用
膏藥中有些刺激性強的藥物,強刺激通過神經反射,可以調節肌體功能促進免疫細胞增多,提高人體免疫力。藥物穿通皮膚及黏膜后,經過血管或淋淋巴管進入體循環,也可產生全身性藥物作用。
琥珀·通關貼治療關節痛機理
關節痛癥原因多樣,明確的發病機制是感受風寒濕三種邪氣,結合人體氣虛、血虛、血瘀,加上年老體虛、氣血不足,從而形成風寒濕痹證,從而引起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
故而予以肉桂、炮附子等溫熱類藥物予以輔助陽氣散寒祛瘀,丁香、白芷等芳香類藥物化濕開竅、通利血脈,當歸、川芎等補血活血,草烏、川烏則協助君臣等藥物溫經通絡止痛,扶正祛邪從而治療關節痛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