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藥貼不好是為什么
發布時間:2018-12-04
福斯曼今天決定將一個低成本緩解病癥的方法告訴大家,不用按摩不用吃藥,你就能安全舒適的緩解病癥疼痛。
那就是貼!敷!膏!藥!
貼敷膏藥的中醫外治方式具有使用方便、直達病灶、療效顯著、副作用小等優點。
現代人們常用貼敷膏藥來治療各種骨科、內科等疾病,療效顯著。
但是據多次觀察發現,大概百分之八十的人膏藥貼的都不對。
精心買來的膏藥不管用???先不要埋怨膏藥藥效不好,很可能是你把膏藥貼錯了。
誤區一:哪疼貼哪
我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小兒肚臍貼的廣告,為什么得了肛腸的病,要貼肚臍呢?
從中醫理論上講,穴位貼敷療法,可發揮藥物和經絡腧穴的雙重調節作用。
膏藥要貼在病癥對應的穴位上才能最大化的釋放藥效!
誤區二:撕開就貼
其實嚴格地說,應該先把局部的皮膚清洗一下,擦干了再去貼,因為膏藥的藥物成分,通過皮膚吸進去到血液里,不清洗干凈,有些雜質有礙吸收。
誤區三:長時間貼
一般一劑膏藥最長不要超過24小時,有的藥也許就是十個小時有效,過了時間就沒效了;而且老貼,汗液會冒出來,還容易造成過敏,對皮膚不好。
誤區四:長時間泡水
貼敷時間內盡量避免洗澡,或是用藥部位長時間泡在水中,否則會因浸泡而導致藥物成分流失,還會使貼膏失去黏度脫落。
誤區五:貼錯膏藥
市面上常見的膏藥分為治療跌打損傷的,風寒濕痹的兩種。大部分人都以為膏藥是一藥百用,無論是什么病癥,都用一種膏藥,貼錯膏藥不僅沒有緩解疼痛,還容易耽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