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冬病夏治”正當時,三伏貼預約開始啦!
發布時間:2018-06-30
熱上加熱
驅“冬病”
“三伏貼”熱度不減
三伏貼時間表
什么是三伏貼
所謂“三伏貼”,就是在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將辛溫的外用中藥材如白芥子、細辛等,用生姜汁等調和成藥丸,敷貼于特定的身體穴位上,以治療秋冬發作的疾病。
三伏貼功效:“三伏貼”是以中醫“冬病夏治”與“春夏養陽”等理論為依據,借助藥物對穴位的刺激,使局部皮膚發紅充血,甚至起泡,以激發經絡、調整氣血而防治疾病的一種方法。通過將特殊調配的藥物貼敷于特定的穴位,可使藥物持續刺激穴位,通經入絡,達到溫經散寒,疏通經絡,活血通脈,調節臟腑功能的效果,既可改善臨床癥狀,又可提高免疫力。
選擇在三伏天貼敷,是根據中醫“冬病夏治”的理論,“冬病夏治”療法在夏季伏天進行,每伏第一天為開穴之日?!岸 笔侵负冒l于冬季、或在冬季易于加重的部分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多種以喘咳為主癥的慢性肺系疾患;在其他季節,受涼后容易發作或使病情反復者,也應屬于“冬病”范疇。夏月三伏,以上疾病處于緩解期或相對穩定階段,經過中醫辨證,采用適當的防治方法,預防舊病復發,減少“冬病”發作,或減輕發作時的癥狀,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目的,這就是中醫所說的“冬病夏治”。
誰最適合“三伏貼”?
適應人群:該治療方法適合這類人群:一是患有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反復上呼吸道感染的人群;二是患有慢性鼻炎、鼻竇炎的人群;三是患有慢性咳嗽、反復感冒的人群。而有嚴重心肺功能疾病患者、對藥物過敏者、皮膚長有皰、癤以及皮膚有破損者、疾病發作期(如發燒、正在咳喘等)患者不宜進行貼敷治療。此外,2歲以下的孩子由于皮膚嬌嫩,貼敷容易引起感染,所以不宜進行這項治療。
“三伏貼”注意事項
兒童每次貼2~4小時,局部有癢、熱、微痛等感覺均為正常反應,少數病人因皮膚太敏感,和膠布接觸的局部皮膚會出現水皰,可外敷消炎藥膏以防感染。如果水皰較大,要到醫院處理。貼敷后皮膚有明顯色素沉著為正常反應。有的患者貼敷后皮膚無反應,這并不影響療效,可適當延長貼敷時間。過敏性皮膚或瘢痕皮膚患者,敷藥后如有灼熱疼痛感覺,應立即取下藥膏。盡量保持涂藥處的干燥,可以吹空調,但是溫度一定要適中,不要對著空調的冷風吹。在貼敷期忌食生冷、油膩、辛辣的食物。不要吃高蛋白、蝦蟹類海鮮。貼藥當天不能游泳,4~6個小時內不要洗冷水澡。
不宜:孕婦、惡性腫瘤患者、肺結核活動期患者、支氣管擴張患者、發熱、糖尿病、感染性疾病者、特殊體質、瘢痕體質及有接觸性皮炎等皮膚病以及貼敷穴位局部皮膚有破損的不適者。
忌口:貼藥后三天內忌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慎食易引發傷口化膿的食物,如牛肉、燒鵝、花生、豆制品等,戒食魚蝦、雞蛋等易過敏食物。
上一篇:已經沒有了